-
大牛配资网 宦海游历四十五载,为官从政仅有十八年。从容起落,尽显政治智慧
发布日期:2024-12-18 23:54 点击次数:118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)人董其昌(字玄宰,号思白),是明代的书画大家大牛配资网,也是明朝后期官场上的一位来去从容、操持有道者。
董其昌三十五岁(1589年)时,金榜题名,得中进士;八十岁(1634年)时,主动致仕。期间四十五年的官宦生涯中,董其昌有十八年在做官,有二十七年在离职归隐。有着如此阅历的王朝臣子,史上少有。
明万历十七年(1589年),董其昌考中进士后,被朝廷选为庶吉士。随之,他先入翰林院深造,后供职于翰林院。此后,董其昌陆续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、福建副使、河南参政(从三品)等官职。
后来,发现时局不利的董其昌以身体有病为由,上奏“乞休”。于是,朝廷恩准董其昌挂“编修”职衔退养。随之,董其昌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朝廷,“家食二十余年”。
董其昌“乞休”的主要原因在于“国本之争”。即朝臣与朝臣之间、朝臣与皇帝之间,为了后继之君的确立而进行的政治博弈。
当时,朝廷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。一是,大多数朝臣立足“立子以长”的原则,主张拥立宫女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。这一主张得到了慈圣皇太后的大力支持。
二是,明神宗喜爱郑贵妃,爱屋及乌于福王朱常洵。因而,明神宗执意立自己的爱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为太子。部分朝臣也附和明神宗的意见。
这种情况下,董其昌感到难以选边站队。拥立朱常洵,就会和众臣为敌,惹怒皇太后;支持朱常洛,就要与当今万岁爷对立,恐遭不测。
再者,一旦自己支持的一方当不了皇帝,那将吃不了兜着走。于是,不敢明确意见、不知如何是好的董其昌就奉旨“病休”了。
董其昌“病休”二十余年后的1620年(泰昌元年),明光宗朱常洛承继了帝位。
这时,曾经为朱常洛讲过学(《明史》:“皇长子出阁,充讲官”)的董其昌,便以皇帝老师的身份回归朝廷,职任太常少卿,掌国子司业,负责《神宗实录》的编纂工作。
但是,明光宗来去匆匆,仅仅执掌了一个月的天下,就撇下他的老师,告别了人间。随之,明熹宗朱由校登上了帝位。
成为帝王的朱由校继承了先祖的遗风,一是尽情玩乐;二是信用近臣。于是,明熹宗倍受宠信的乳母客氏与大太监魏忠贤,就全权替他处置着大明王朝的国务。
这样一来,本就腐败没落的大明王朝,愈加暗无天日,混乱不堪。如此的朝廷氛围,又让董其昌有了难以存身的感觉。
天启五年(1625年),董其昌离开了北京,走马上任南京礼部尚书。虽说远离了一线朝政,但宦官专权下日益危乱的政局,使得董其昌于一年后再次退隐。
董其昌“家居八载”后的崇祯五年(1632年),大太监魏忠贤被处死了,大明王朝的政局一时间呈现出了清明向上之象。
于是,七十七岁高龄的董其昌“应征”出仕,“掌詹事府事”。不料,好景不长,魏忠贤的余党又在暗地里掀起了“党争”,大力排斥、陷害“东林党”。
“东林党”人士讽谏朝政、评官论吏,大力倡导公正廉明,极力主张吏治改革,一再要求开放言路,反对权贵骄横妄为、贪赃枉法。
这些主张,虽然得到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认可与支持,但也遭到了专权于内的权宦,及其党从于他们的势力的强力对抗。
董其昌历来游荡于“党争”之中,从不明确地倾向于哪一派系。既与呼吁廉政的“东林党”有来往,也与非“东林党”人士走动着。比如,他与反“东林党”的阮大铖的交情就不错。其死后的谥号“文敏”,就得益于阮大铖。
再次出现的派系之间的政治争斗,又让董其昌预感到了生存危机。随之,已界耄耋之年,欲保晚节的董其昌,断然于崇祯七年(1634年)告老还乡,彻底结束了仕途生涯。后于崇祯九年(1636年)善终于家乡,享年八十二岁。
几十年的宦海游历,凭借科举进入大明精英阶层的董其昌,每当危机来临,或是萌显之际,适时退隐、复出,从不贪恋官位、权势。董其昌虽然多起多落,但都是他的主动之举。
明哲保身,善始善终,是一种政治智慧。通过大明官吏董其昌的官场行止,可以得到较完美的诠释。
主要参考文献:《明史董其昌传》大牛配资网
魏忠贤董其昌明神宗朱常洛东林党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